斯坦福大学精神科专家Dr. Steven Sust:如何培养内心强健的青少年
【写在前面】变化的世界,难以预测的未来,孩子的压力,家长的焦虑,我们该如何应对?
11/2日亚太公共事务联盟半岛分会(APAPA PNC)特邀斯坦福大学精神科专家Dr. Steven Sust (苏宇禾)来分享他的故事和临床经验。上百位家长来到斯坦福大学聆听苏医生的分享。该讲座由湾区著名主播江瀛主持。在此分享这场讲座的精彩内容。为了便于阅读,把讲座的第二部分,嘉宾和主持人的对话放到了文章的前面。
主持人:江瀛,曾任湾区KTSF26台新闻主播,66台新闻部总监,旧金山湾区著名主持人。
苏医生和主持人对话青少年心理健康
1
主持人江瀛:最近一个月听到很多不好的事情发生,Mountain View一位高中生自杀,听说了多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很多是亚裔。哈佛的一个学生调查表明只有52% 的学生觉得他们有归属感,这还只是回答问卷的学生。很多学生觉得在周围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些孩子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可能功课很好,但没有很强的存在感,没有朋友,压力很大。我们很想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怎么做?
苏宇禾医生:要尽早跟孩子沟通。在压力大的环境下,最重要的是跟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觉得他们被信任,这种关系至关重要。很多时候家长太忙,或者孩子觉得家长忙于工作,他们自己在挣扎,自己想弄明白生活当中要面对的事情。他们对于未知的世界,会觉得很无助。如果孩子跟父母有一种可以信赖的关系,那么他们就愿意跟家长沟通,告诉家长他们生活里发生了什么,要面对什么,父母就可以及时帮助他们。
我上医学院时,有一天妈妈打电话来,告诉我奶奶去世了。她说你在医学院上学,不用回来了。当时我像任何一位亚洲男孩一样在电话上应付她说好的,可是我心里已经决定要回去参加奶奶的葬礼。放下电话,我就去找系主任请假,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他说没问题,你去吧,回来再补功课。我请了假,马上飞回费城。当父母打开大门看到我的时候,他们一点都不惊讶,他们知道我会这样做。
这是一种家庭的价值观。那个瞬间我知道,奶奶去世了,如果我不回去与她道别,我会终身遗憾,但是我的工作和学习可以等待,那一刻,回家参加奶奶的葬礼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回到学校再赶功课,没有关系。
嘉宾苏宇禾医生和主持人江瀛在11/2日讲座现场
主持人江瀛: 一些老师对家长说,你要信任孩子,不要动不动就来查看孩子的成绩。有时孩子还不知道成绩,家长就知道了,然后回家就问孩子为什么考得这样差。这样的话,孩子压力非常大,也难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苏宇禾医生:家长让孩子感到Trust要越早越好。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玩游戏,学习成绩不太好,让父母头疼。后来父母也意识到,尽管我尽了最大努力,但是学习成绩还是没那么好,后来他们也接受了这个事实。直到我上大学后,忽然对生物、文学一些课程特别感兴趣,我居然得了A+, 这时才意识到,我以前怎么没有这种学习经历,最主要是没有兴趣。如果孩子有兴趣学习的话,他们就会学得更好,更有动力和方向。孩子从青少年到20多岁可能一直在寻找他们的兴趣所在,家长需要耐心 。
主持人江瀛:您的意思,给中学生和高中生家长的建议就是要静待花开,要有耐心。可否聊一聊您大学毕业后多走的“弯路” (detour)。
苏宇禾医生: 我在大学上了一门课,讲到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还有另外一位心理学家讲到,一个人的性格发展需要经过几个阶段。当你老了,80岁或90岁时,你会回想自己的一生是否值得度过,有没有遗憾。当时我才19岁,感到很大的震动,也有些害怕我会面对什么。大学毕业后,我不能确定是否要上医学院,我想毕业后要花一点时间弄明白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当然爸爸妈妈对我的选择并不那么高兴。
后来我在一家医院工作,接触了很多病人。这那段时间里,让我知道大脑怎么工作,了解基因、大脑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有一次当一位病人感谢我的工作对他们的影响,我非常震惊。原来我在工作中每天面对的那些数据,Excel 表格, Matlab,看起来那么枯燥无味,但是可以帮助和改变这些病人的人生。那时我下决心要去医学院,决定花上10年的时间,以后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我是工作了5年后才决定去上医学院的。
主持人江瀛:Detour不是一件坏事。有时在人生的转弯处,你会看到更多的风景,是不是这样?
主持人江瀛:我女儿今年在高中毕业班,我看到家长和孩子的压力都很大。很多妈妈跟我说,你不要问我孩子申请什么学校;还有妈妈跟我说他的孩子想去社区大学,表示不满。其实我真心觉得去社区大学也没什么不好,他们如果努力学习,两年后可以转到UC或者其他学校。
苏宇禾医生: 上社区大学两年,然后再去UC大学两年,从财务上来说这是非常合算的。但是在我们这个社区会有很多压力,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名校。其实孩子有很多选择。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知道,有的东西我们不可能都拥有。
我记得小时候看到奔驰车,梦想我也可以得到一辆那样的车,但是我的父母明确地告诉我,那时我没有条件拥有它。其实我申请大学和医学院,我经历过很多的拒绝信,但是今天我也OK,所以不去名校,也没什么可怕的。孩子的压力已经非常大了,他们要面对未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家长要支持他们,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们,不要强迫他们上什么学校。
主持人江瀛:上什么大学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有些家长只认为Top5才是值得去的学校。我们的招生官说所谓的“Dream School”就是意味着大部分孩子都会被拒绝的学校。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苏宇禾医生: 很多高中生好像觉得不去名校会让家长失望,不能得到同学的尊重和崇拜,其实不必这样。我们还是要再一次强调建立一个良好的和被信任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与你上什么学校没有关系。
11/2日讲座现场
主持人江瀛:在大学申请的季节里,我也分享我家选择大学的经验。“孩子往往会选择他们自己认为最喜欢,最适合的大学”,但不一定和家长原本的预期一致。这点对家长不一定容易接受,但绝对要学习了解与尊重。我家女儿是体育特招的D1运动员,因为她的学业也很优秀,所以她同时被很多顶尖大学录取。我一直认为她会去两所排名超前的著名大学,然而,她在正式访问康奈尔游泳队之后,立刻义无反顾地作出选择。她说,她极少见到整个游泳队员之间有这么强的亲密感和支持度,大家在学业上一起努力,赛场上更是激情四射。教练和队友之间也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让女儿立刻找到归属感。当她这么快就选定了大学时,我们感到相当意外。但她从大学参观回来时,眼中散发着兴奋的光芒,那时我们的疑问立刻全部转化为支持。毕竟孩子需要在一个她认为最适合的环境就读大学。大学的排名的先后,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最合适的大学,才能让孩子最开心地成长茁壮。
苏宇禾医生: 我当时被U Penn 拒绝,我并没觉得怎样,但我父母很失望。我当时有一些其他选择,其实高中生还是有很多选择的。当时我还被密西根大学录取了,但是离家很远,我妈妈不希望我去。直到我上大学的第一天,父母送我去上学,离开的时候我妈妈流泪了。我才意识到我上大学后父母会想我,这不仅仅是我的过渡时期,也是父母的过渡时期。这时我才明白,我离家对父母意味着什么。我觉得我们家长也要跟孩子多聊一些真实的想法,上大学后要把他们当大人了,要真实的对话,家里成员之间可以互相support。
主持人江瀛:有个电视剧叫《13 Reasons Why》,讲一个女孩为什么自杀。有些学校建议不要让孩子单独看这个剧,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忧郁症和自杀倾向的孩子。据说有些孩子自己看了这个剧更想自杀,很多孩子去了急诊室,为什么?
苏宇禾医生: 这个剧确实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有些事我们要尽早跟孩子讨论。像这个剧里一个女孩经历了非常羞辱性的事件,她穿着裙子,可以看到她内裤的照片在手机上,网上被传,很多人讥讽嘲笑她。对于这些行为,我觉得家长要跟孩子讲,让他们明白,在手机上随便传照片,或者嘲笑别人的行为,会让人受伤,会让他们自己觉得后悔。如果你不想让自己面对这样的尴尬,就不要这样对待别人。家长可以跟孩子讨论一下这个剧。
主持人江瀛:当孩子在嘲笑别人,而且笑得稀里哗啦的时候,父母要知道是怎么回事,有时需要介入。一些孩子可能很不成熟,让他们考虑一下,那个人真的那么好笑吗?如果你不希望这样被对待,你就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苏宇禾医生: 我小时候也不是特别聪明,也没有那么敏感。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在网上转发那种照片或者评论时,你不知道谁在看,我们的行为可以伤害到他人,所以要注意后果。
主持人江瀛:父母要注意孩子的社交圈,了解孩子的朋友和他们的家庭。最好也见一见他们父母,知道他们是谁。我喜欢接送孩子,carpool孩子去游泳,路上我可以听到他们的对话,知道他们跟谁交往,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苏宇禾医生: 对,要了解孩子的朋友和他们的父母,知道他们跟谁交往,也知道他们的价值观。孩子跟别人相处的时候往往会带着面具,但是在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面前会表现他们真实的样子。
11/2 日讲座现场
主持人江瀛:我觉得应该让孩子尽早参与一项体育活动,这非常重要,锻炼孩子们的毅力,他们也可以交到非常好的朋友。我女儿在游泳队,每天早上4点多起,家长carpool接送孩子,他们非常自律。而且体育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大学也特别喜欢招体育生。你怎么看?
苏宇禾医生: 是的,体育运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等孩子长大就明白了,你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工作都是不够的。我在医院急诊室也要和团队一起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怎么与他人合作非常重要,需要学习。体育除了健身,锻炼毅力,还给孩子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
另外无论你多么努力,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你不可能永远赢。体育告诉孩子,如何面对失败。而且让孩子知道输赢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从失败中学习,让自己继续往前走。体育让你知道如何面对赢,也让你学习如何有风度、有尊严地面对失败。
主持人江瀛:作为家长看自己孩子学习和比赛,有时候会很紧张,很焦虑。有一段时间我女儿游泳不是很好,我就会说你怎么这样,为什么老是输啊?家长很容易说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没考好?家长有时压力很大,我发现自己焦虑时就不看了。你如果去就Enjoy the games, 这样反而好。否则你觉得很难接受,心里压力大,给孩子更大的压力。
孩子在高中最后几年,离家读大学之前,是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最后关键时刻。家长应该如何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培养孩子健康强大的内心?
苏宇禾医生: 每个家庭要尽早建立起可以信任的亲子关系。真诚和信任的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父母的期望,家庭的价值观与孩子的选择可能不同。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真诚的对话,建立信任和理解,互相支持。如果有非常好的亲子关系,一切都变得容易。家长要知道,孩子即使表面上不需要你们,但是他们其实非常需要你们。
另外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上大学后生活会不同,告诉他们要面对什么,学费从哪里来,家里如何联系他们等等。大人要让孩子知道你的想法和家里的实际情况。诚实、开放的交流,就会避免surprise, 化解冲突。
我们上大学后,父母把我们从小住的房子卖了,搬到中国城住。我跟弟弟回家突然发现没有“家”了,原来的房子没有了。我们很惊讶,那是一种很意外的经历。家长根本没有告诉我们要发生什么。我建议家长要告诉孩子,你们的计划和想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有人说一个人的幸福值等于现实减去你的期待。这个公式说明幸福感与你要面对的现实和期待有关,你要让孩子知道现实和期待。
Happiness = Reality - Expectations
主持人江瀛:MIT MBA 的学生,他们很多人都是工作了一、两年后再去读MBA的。在一次采访中,曾经问到他们给高中生的一些建议。这些学生都说高中时期最好要有一些工作经验,这是一种难得的经历,你会看到人的脸色,你会知道钱的价值,你会知道怎么去服务他人,与人合作,知道世界跟你想象的不一样。你怎么看?
苏宇禾医生: 我小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上了大学后才开始学习做一些大人的事情,我觉得父母让孩子在高中期间有些工作经验,这会有助于他们的成长,这些工作经验是他们很重要的学习过程。
主持人江瀛: 我们今天这个讲座的主题是如何培养内心强健的青少年,透过这个讲座,我们也可以知道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家长。
苏医生的专题分享
2
苏医生告诉大家,2017年根据统计报道青少年致死的十大主要原因,第一是意外事故,第二是自杀。大家也许难以想象,但是这个现象让我们触目惊心。
我家有三个孩子,我是家里的老二(苏医生分享全家福照片)。这张照片是多年前我们全家去迪士尼乐园时拍的,照片上看着每个人都很happy,但实际上并不是你们看到的那样。那天特别热,我们的情绪和心情都很糟,但照片上看起来大家都很高兴,所以说我们表面看到的现象,并不一定代表我们实际的、真实的状态。
也许听说过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他提出人的五层次需求如下:
第一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的需求,如吃饭,睡觉,有时需要上厕所等等。第二需要是安全的需求,包括自身的安全。第三是社会的需求,包括需要朋友,需要爱,有归属感。第四是被尊重的需求,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人最高的需求就是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的程度,以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只有在基本的需要(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们才能够获得动力和基础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每个孩子,包括我们成人最大的梦想,就是追求最高的自我实现的梦想,但它是不容易的,必须在其他的条件满足的前提下才会有这个动力和自信去实现最高境界的梦想。
如果说一些最基本的需求没有满足的话,可能很烦人,让人不快乐,但是如果很多最基本的需求都不能满足的话,那可能让人很痛苦,甚至感到很绝望。
我们作为家长,有时要想一想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在这个金字塔里有没有缺少什么东西,尤其是最基本的东西;我们应该怎么给予他们,让他们得到这些最基本的需求。
当孩子或者病人面对危机的时候,每个阶段应该怎么做?
危机的产生和升级有一个过程,我想给大家一个特别简单和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我们一定要尽早跟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要保持沟通,要预防,防止危机产生和升级。当危机到达冲突高峰时,那时你想要孩子安静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首先要自己冷静下来,给孩子减压,让孩子在精神上解除警报,然后才能够解决问题。
家长就是要给孩子最大的支持,让他们觉得很安全。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医院的急诊室处理危机制定的“病人安全计划”。
第一步,看到一些危机可能发生的警告迹象;然后考虑应对策略,让病人安静下来, 而不是让危机上升;想想可以让病人的危机分散注意力的人和环境;周围什么人可以帮助?面对危机时,什么职业人士或者机构可以联系?要保持我们周围的环境安全。
积极心理学的实验证明,正面的、积极的反馈去鼓励做对的事情更有成效。改变行为的最好方式也是正面反馈。
有一位很有名的研究自杀的精神心理学专家曾经说过:所有的自杀都是由心理痛苦引起的。当人觉得自己的精神痛苦难以承受时,就可能发生自杀(Shneidman自杀理论)。
自杀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精神的疾病,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们?
首先孩子需要建立一种跟大人可以信任的关系。 除了家庭、学校和医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区还有很多其他的资源。例如:Santa Clara County Headspace, 州政府现在拨款$15 million专门来帮助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们所在的county, 斯坦福大学都希望会有更多的心理咨询和健康的诊所。
孩子需要一种互相尊重和信任的亲子关系,也需要我们建立强大的社区(strong community) 来支持。希望家长能够形成一个社区群体,互相支持。这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来说很重要。
感谢苏宇禾医生和主持人江瀛给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
推荐其他相关文章:
02 你问过孩子最需要什么吗?
04 通向大学之路:社区服务,科学竞赛和体育运动。。。
05 通向成功的多元化之路
08 美国大学招生的新趋势
10 参加女儿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典礼,感悟藤校培养什么样的人?